“律师说法+代表说理” 湖南衡南县综治中心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发布:湖南省律师协会 发布日期:2025-08-28 浏览量:7

“我家厨房天花板天天渗水,这日子还怎么过?”7楼业主的焦急诉说着现实的困扰。“我都没住进来,水表都没走字,凭什么动我家?”8楼业主的抵触背后是对装修破坏的担忧。近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某小区一桩因开发商供水管道渗漏引发的邻里纠纷,让上下楼邻居陷入僵局。物业多次协调无果,矛盾眼看就要升级。

面对7楼业主的求助,衡南县综治中心迅速响应。中心精准施策,指派“晓彬说理调解工作室”公职律师刘晓彬与“李小春代表调解工作室”市人大代表李小春携手介入,并联合县住建局质监站专业力量,共同赶赴现场。


“法理相融+多元联动”

定分止争的金钥匙

专业勘察定纷争。质监站工作人员凭借专业检测手段,迅速锁定渗漏源头——问题出在开发商铺设的供水管道上,责任归属豁然开朗。

律师说“法”,明晰责任消顾虑。针对8楼业主最大的顾虑——维修责任与装修破坏问题,公职律师刘晓彬从法律角度条分缕析:清晰指出渗漏由开发商管道质量引发,维修责任及费用依法应由开发商承担;阐明维修的必要性及法律义务,明确告知其配合维修不会带来额外责任或损失,彻底打消其后顾之忧。

代表说“理”,情理交融促理解。市人大代表李小春则发挥其贴近群众、善解人意的优势。一方面,理解并安抚7楼业主因长期漏水产生的烦躁情绪;另一方面,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8楼业主对新房未住即遭破坏的担忧。同时,也从邻里和睦、长远相处的大道理出发,强调共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合力破冰达共识。调解员们“法”与“理”双管齐下,辅以耐心细致的沟通,成功融化了双方之间的坚冰。8楼业主认识到配合维修于法于理都是最佳选择,欣然同意;7楼业主也理解了对方的初始顾虑,对维修期间可能造成的不便表示包容。最终,在综治中心的见证下,两位业主握手言和,困扰多日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律师说法+代表说理”

基层治理的新解法

该纠纷的成功化解,是衡南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后创新探索的生动实践。中心积极打造的“律师说法+代表说理”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在此案中彰显优势。

精准高效响应。中心快速整合专业律师的法律权威、人大代表的公信力亲和力以及行政部门的专业技术,形成调解合力。

专业权威定责。质监站的专业勘察为纠纷定性提供了不可辩驳的技术支撑,是化解分歧的基础。

法理情有机融合。律师精准阐释法律权责,破除法律盲区和误解;代表巧妙运用情理沟通,软化对立情绪,弥合分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当事人认知和情感的转变。四是源头化解矛盾。该模式不仅解决了眼前个案,更通过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有效防止了邻里矛盾激化升级,修复了社会关系,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这起漏水纠纷的圆满落幕,正是衡南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合专业力量与群众工作智慧,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精彩缩影。“法理融合”的调解之道,为破解类似民生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衡南方案。